一.什么是用例?如何确定一个用例?
用例(Use Case)是一种描述系统需求的方法,使用用例的方法来描述系统需求的过程就是用例建模。用例方法最早是由Iva Jackboson博士提出的,后来被综合到UML规范之中,成为一种标准化的需求表述体系。用例的使用在RUP中被推崇备至,整个RUP流程都被称作是"用例驱动"(Use-Case Driven)的,各种类型的开发活动包括项目管理、分析设计、测试、实现等都是以系统用例为主要输入工件,用例模型奠定了整个系统软件开发的基础。
使用用例的方法来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的过程就是用例建模,用例模型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:
-
用例图(Use Case Diagram)
确定系统中所包含的参与者、用例和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,用例图描述的是关于系统功能的一个概述。
-
用例规约(Use Case Specification)
针对每一个用例都应该有一个用例规约文档与之相对应,该文档描述用例的细节内容。
在用例建模的过程中,我们建议的步聚是
1.先找出参与者,
2.再根据参与者确定每个参与者相关的用例,
3.最后再细化每一个用例的用例规约。
二.UML活动图 和 时序图
时序图: 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,必然要执行一系列的方法调用。UML 序列图的典型用途就是显示出方法调用过程。时序图(Sequence Diagram)用来显示对象之间的关系,并强调对象之间消息的时间顺序,同时显示了对象之间的交互。
时序图中包括如下元素:类角色,生命线,激活期和消息
1,类角色(Class Role)
类角色代表时序图中的对象在交互中所扮演的角色,位于时序图顶部和对象代表类角色。类角色一般代表实际的对象
2,生命线(Lifeline)
生命线代表时序图中的对象在一段时期内的存在。时序图中每个对象和底部中心都有一条垂直的虚线,这就是对象的生命线,对象间 的消息存在于两条虚线间。
3,激活期(Activation)
激活期代表时序图中的对象执行一项操作的时期,在时序图中每条生命线上的窄的矩形代表活动期。它可以被理解成C语言语义中一对花括号“{}”中的内容
4,消息(Message)
消息是定义交互和协作中交换信息的类,用于对实体间的通信内容建模,信息用于在实体间传递信息。允许实体请求其他的服务,类角色通过发送和接受信息进行通信
活动图:UML 活动图记录了单个操作或方法的逻辑,单个用户案例,或者单个业务流程的逻辑。
三.什么是生命周期模型?
软件生命周期(SDLC,软件生存周期)是软件的产生直到报废的生命周期,周期内有问题定义、可行性分析、总体描述、系统设计、编码、调试和测试、验收与运行、维护升级到废弃等阶段,这种按时间分程的思想方法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思想原则,即按部就班、逐步推进,每个阶段都要有定义、工作、审查、形成文档以供交流或备查,以提高软件的质量。但随着新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和技术的成熟,软件生命周期设计方法的指导意义正在逐步减少。
四.对软件质量的理解,如何保证软件质量?
对软件质量的理解:
正确性:满足需求规约和实现客户任务目标的程度
可靠性:期望以所需的精确度完成预期功能的程度
效率:完成功能所需的计算资源和代码数量
完整性:对未授权人员访问软件或数据的控制程度
可用性:学习,操作,准备输入和解释程序输出所需的工作量
可维护性:定位和恢复程序错误所需的工作量
灵活性:修改运行程序所需的工作量
可测试性:测试一个程序以确保它完成所期望的功能所需的工作量
可移植性:把程序移植到不同平台下所需工作量
可复用性:程序在其他应用中复用的程度
互操作性:连接一个系统和别的系统所需的工作量
成本及可扩展性:开发程序所需成本及将来系统可扩展程度的度量
保证软件质量:
1. 一个是软件开发阶段,即在项目计划、需求分析、软件开发等几个关键环节进行软件质量控制,
2.另一个是在运行阶段,对软件实时监控,即进行配置和性能优化,保证软件顺利运行